9月8日下午,“低碳技術的前沿與趨勢”主題論壇在長沙北辰會議中心召開。該論壇為2022亞太綠色低碳發展高峰論壇的平行分論壇之一,由湖南大學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中心、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以及中國環境科學學會CCUS專委會支持舉辦。
碳達峰、碳中和的實現,綠色低碳科技創新至關重要,最終要落實到低排放、零排放和負排放技術在生產生活中的廣泛應用。該平行分論壇邀請了政府部門、研究機構、低碳技術企業,專家們圍繞綠色低碳技術與產業領域的發展現狀與困境,前沿零碳、低碳、負碳技術與關鍵技術難題,數字技術賦能綠色低碳發展等議題,探討了新興低碳技術的前沿與趨勢。
論壇中,CCUS(Carbon Capture,Utilization and Storage,碳捕獲、利用與封存)被專家們頻繁提起。CCUS技術是CCS(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,碳捕獲與封存)技術新的發展趨勢,即把生產過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進行提純,繼而投入到新的生產過程中,可以循環再利用,而不是簡單地封存。與CCS相比,可以將二氧化碳資源化,能產生經濟效益,更具有現實操作性。
但CCUS技術在過去這段時間并沒有得到特別好的發展,到目前為止,我國只有大約不到30個大型捕集項目。首先是因為這項技術成本較高,另外國內沒有現行的專為CCUS制定的利好政策。所以到目前為止,CCUS更多只是作為一些大型能源企業的技術儲備。但綠色低碳發展是未來大勢所趨,工廠如果持續大量排放二氧化碳,在未來有可能會面臨關停的風險。因此CCUS技術在未來將會是必不可少的一項技術。
不過CCUS技術目前最多只能將大約60%的二氧化碳固定在一個特別大的排放源進行捕集。剩下的40%則需要在空氣中捕集。針對這種情況,來自香港科技大學(廣州)的李佳副教授分享了她研究的直接空氣捕集技術。她提到:大氣中溫室氣體的累積濃度是引起氣候變化的主要原因,所以不僅要把已經排放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捕集起來,也要把過去還沒有排放以及未來要排放的考慮在里面。要把以前造成的損傷給彌補回來。